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menu 全站搜尋 您可能有興趣的

遇見「丹」純的原味‧丹大布農部落生態輕旅行

文化之旅生態之旅原鄉之旅

行程特色:

聆聽台灣最美的聲音—布農八部合音、拜訪雙龍吊橋與宛如飛龍在天的瀑布—雙龍瀑布、眺望臺灣最長河川的特色地形景觀—濁水溪第一灣、體驗丹大地區的布農文化與部落人文特色「布農」為自稱BUNUN人群的漢譯名,族語中是「人」的意思。布農族居住在中央山脈兩側海拔1,000至2,000公尺的山區,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亦是臺灣原住民當中,活動率最強、移動率最頻繁的族群,由於足跡曾踏遍整個中央山脈,所以又自詡為「中央山脈的守護者」,以南投縣境為主要住居地。

由於布農族人長居高山,以農耕及狩獵為主,所以農事祭儀也特別繁複,因而發明出自己的「祭事曆」和「原始字畫」,是臺灣原住民中唯一擁有自己文字的種族,其歲時祭儀亦以栽培小米的活動為主,一年以開墾旱田、播種小米為開始,以收割小米後的一連串慶祝儀式為結束,各月份的祭儀均按照月亮的圓缺來舉行。

而傳統布農族人亦保存了最純樸的南島文化,由於身處高山,四周隨時有難以預測的災難發生,而族群之間的關係又是敵對緊張。因此,對於自然界的威力與變化十分敬畏,故也產生了許多的忌諱、巫術、神話、祭典等,而布農族人們在這些祭典中合唱的歌謠,亦成為獨樹一格的合音文化特色。

主題標籤

遊程路線

第1天

人倫部落
人倫部落

抵達人倫橋入口橋端,可看到兩座布農族人的雕像,代表由此開始走入布農部落的生活,橋端屹立著的布農族人雕像,男性象徵著布農族是傳統的狩獵民族,女性象徵著傳統勤勞的農耕生活,期望部落都能過著飽足不缺乏的生活。

大家可以猜猜為什麼橋上會設計那麼多山豬頭哦!接著透過聆聽布農的傳說故事及探訪守護部落的百年大樟樹,可更加了解布農族人過去到現在的生活態度,感受布農文化及回憶的傳承。

漫步依溪岸小徑(探訪雙龍吊橋與雙龍瀑布)
參觀迪克斯布農工藝坊
由布農族耆老米萬吉工藝師所設立,他專長製作木雕、石雕、小型石板屋模型和籐編背簍等,皆是傳承自布農族的傳統生活與文化內涵,作品經常在原住民工藝競賽中獲得獎項。此外雙龍部落的「夏莎工作坊」,是田美玲老師的工作室,裡頭擺滿了老師設計的作品,包含原住民服飾、配件及項鍊等,每件作品皆具獨特的布農風味,看起來十分時尚又不失布農的味道!
布農好手藝(DIY體驗)

第2天

俯瞰濁水溪第一灣
部落導覽(潭南天主堂、潭南國小、獵人之家)
潭南村為布農唯一的卡社群村落,以前潭南村是邵族的原居地,西元1935年日人令邵族遷到日月潭居住,將土地留給布農族人。在族人的帶領下,各位將會造訪重生三次的天主堂、看完守護整個潭南村的耶穌像後,再一路慢慢往下欣賞沿街牆面上的壁畫作品,最後抵達融合布農家屋元素設計而成的潭南國小。接著至獵人之家,木造平房外牆彩繪傳統的布農族百步蛇圖騰,屋簷下則掛著一排山豬頭骨,屋內擺滿彎刀、長弓及石斧等布農族過去打獵的器械,還有山豬和猴子頭骨,炫耀著布農族人輝煌的戰績,證明他們是最優秀的獵人。
遇見布農天籟之聲(欣賞達瑪巒文化藝術團表演)
遇見布農天籟之聲(欣賞達瑪巒文化藝術團表演)

臺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多年前曾由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然當代知名音樂學者聽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每年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時,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因此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

與丹大的午茶邂逅
最後更新時間: 2021-11-09
返回頁面頂端
智慧小幫手
您附近的玩樂資訊

最後更新時間:

鄰近交通資訊
  • 停車場

景點
更多景點
活動
更多活動
住宿
更多住宿
旅遊諮詢服務
您可能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