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奇美博物館(或四草綠色隧道) 位於臺灣臺南市仁德區,為企業家許文龍所創辦的奇美實業所轄之私人博物館、美術館,以典藏西洋藝術品為主,館於1992年正式開放,利用奇美實業大樓5至8樓供民眾免費參觀,參觀前不論是個人或團體皆要進行預約。舊館自2013年5月起停用,並陸續將展品遷至臺南都會公園內的新館,預定2015年啟用。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位於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蹟。佔地9,400餘坪,庭園修築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廟宇建築。 赤崁樓 赤崁樓乃荷蘭人於西元1652年創建,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漢人則稱之為「赤崁樓」、「番仔樓」或「紅毛樓」;雖然「赤崁樓」已歷經明、清、日治時期,至今仍大約維持原貌。 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又稱關帝廟,建於明鄭時期,相傳原為寧靖王府內之關帝廟,為臺灣武聖關帝之信仰中心,也是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武廟,廟分三進:前殿、拜殿、正殿及後殿,以長達66公尺的朱紅山牆迤邐連接,彰顯恢宏氣勢。 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俗稱「臺南大媽祖廟」,是臺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大天后宮供奉的主神,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是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王府。西元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攻佔臺灣後,鑒於臺灣人民對於媽袓信仰的虔誠,為收服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袓廟,並將媽祖晉封為天后,廟稱大天后宮。大天后宮主要可分成四大部分,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稱之為「四進」。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是本宮最大的特徵,是約300年前一位大陸泉州師傅所做,可說是臺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 台南孔廟(米糕專門、福記肉圓、莉莉或奇異果冰果室) 孔廟又稱文廟,建於明永曆年間,是全臺最早的文廟,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辦學府,故有「全臺首學」之稱。這座孔廟是由鄭成功部將陳永華倡議修建,清及日治時代歷數次修建,現今主體則為民國66年(西元1977年)整建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