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menu 全站搜尋 您可能有興趣的

最新消息

資料總筆數:74 每頁筆數:10 總頁數:8 目前頁次:7
  • 最新消息

    交通部觀光署攜手臺鐵公司元年 首部主題彩繪列車「SIRAYA西拉雅號」 新春溫暖登場

    2024-01-22

    新年新氣象,由交通部觀光署與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鐵公司)元年首部攜手合作的主題彩繪列車「SIRAYA西拉雅號」新春登場!現場由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臺鐵公司董事長杜微、臺鐵公司副總經理劉雙火、交通部觀光署景區發展組組長林秀霞、西拉雅管理處處長徐振能、雲嘉南管理處處長許宗民、大鵬灣管理處處長許主龍、茂林管理處處長柯建興、臺鐵公司營業處處長陳榮彬、臺鐵公司附業營運處處長古時彥、臺鐵公司北區營運處副處長林維澤、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蕭博仁、中華民國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洪崇元、台灣省旅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王信超、臺南市西拉雅觀光產業協會理事長林憲堂、台灣鐵道觀光協會及國民旅遊委員會等共襄盛舉。此輛車主要行駛於嘉義、屏東區間,沿途經過多個景區,歡迎民眾春節期間出遊、參與大型活動多多搭乘「SIRAYA西拉雅號」。 「SIRAYA西拉雅號」是藝術家、也是臺南400年識別系統的設計師AKIBO李明道老師所設計,他提出在寒冷的春天給列車穿上毛衣的構想。首次採用數位3D編織技術創作,可以看到車廂內外有I LOVE TAIWAN、SIRAYA、笑臉、愛心、光芒等象徵溫暖與愛的圖樣,還有包括西拉雅、雲嘉南、茂林、阿里山、澎湖及大鵬灣等南部6個國家風景區內特色景點的呈現,這將是在新春期間奔馳在嘉南平原上,吸引人們眼球、帶大家去逛燈會的「SIRAYA西拉雅號」。期盼帶給遊客溫暖、歡樂、驚喜的感受,更是希望大家在逛完台灣燈會後,可再到周邊的國家風景區走春。 臺鐵公司董事長杜微表示,臺鐵公司也在台灣燈會期間(113 年 1 月 23 日至2月29 日)特別推出西拉雅鐵道便當,每份售價120元,於臺鐵臺南、高雄、新左營台鐵便當店及高鐵臺南、左營高鐵台鐵便當店販售,以微辣開胃的紐澳良雞腿排為主菜,副菜特別結合臺南、嘉義、高雄在地特色食材,也採用了小米的白飯以及破布子等風味料理。歡迎大家搭乘臺鐵列車逛台灣燈會,另於113年2月16日起於上述便當店加碼開賣「I love Taiwan」圓形不鏽鋼便當盒,是以彩繪列車主視覺為設計並附贈專屬盒裝,每個售價399元,數量有限,售完為止,歡迎大家趕快來搶購。 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表示,這部列車是去年剛組改的觀光署跟今年剛掛牌的台鐵公司第一次合作,特別是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遷移到官田地區持續為國人提供旅遊服務,所以本次以「SIRAYA 西拉雅號」彩繪列車呈現方式進行,就如同我們觀光署強調的「助人利他」及「團隊合作」的核心思維,期望能跨域連結共同合作,強化區域旅遊及觀光圈協力共治,並與各民間業者及地方政府合作,帶動在地觀光產業鏈,也鼓勵大家搭乘西拉雅號到臺南參加2024 的台灣燈會! 交通部觀光署觀光資訊網 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粉絲專頁 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網站

  • 最新消息

    觀光署推台灣好樂園遊點樂活動 加入會員抽好禮 更有百萬現金大獎等你抽!

    2024-01-18

    為因應疫後國旅市場快速變化,交通部觀光署與台灣觀光遊樂區協會號召全臺觀光遊樂園業者力拚樂園觀光,1月19日正式啟動「台灣好樂園遊點樂」數位會員平臺,祭出超多優惠好康!透過入園消費、參加線上活動,累積會員點數制度,不僅讓消費者「遊好康」、「遊點樂」,抽活動專屬樂園體驗活動,還有樂園護照瘋玩樂園,還能月月抽iPhone手機,更有百萬現金大放送,邀請民眾玩樂園,好禮抽起來! 今(18)日記者會有22家參與活動的觀光遊樂園業者們一起共襄盛舉,還有超人氣的喔熊組長與樂園吉祥物熱力開場表演,讓全場來賓跟著超萌、卡哇伊的吉祥物們一起開心互動,宛如大型嘉年華會,場面十分熱鬧!另樂園遊點樂的宣導大使,活潑熱力滿點的啦啦隊女神巫苡萱和宜芳也到場親自介紹活動和會員平臺操作流程。 交通部觀光署副署長林信任表示,臺灣土地面積小,卻擁有27家觀光遊樂園,年遊客人次達2,021萬,年營業額更達166億元,能在高度競爭的國旅市場中共存,得歸功於它們的多樣性、創造力及與時俱進經營模式,透過推出數位會員平臺期待能發揮1+1大於2的功能,串聯各樂園的多元化優勢,更是未來樂園產業持續拓展的關鍵。 台灣觀光遊樂區協會理事長廖俊斌也說,數位會員平臺透過線上社群活動和會員累積點數的制度鼓勵遊客參與,將有效提升顧客黏著度和重遊率,更重要的是能整合消費者數據,提供樂園業者作為精準行銷的參考;一方面遊客也能藉此獲得園內資訊,另一方面業者也能推播即時訊息給入園消費者,提升遊園數位服務。 「台灣好樂園遊點樂」數位會員平臺推出系列優惠活動,包含「遊好康」入園折抵門票或住宿,保證讓民眾以符合票種的最低票價入園;「遊點樂」會員累積點數,可以參加輪盤抽獎活動,抽多項樂園專屬體驗和小禮物,專屬體驗內容豐富多元,有富有樂園特色的一日體驗系列,還有手作DIY體驗,更可以跟人氣的動物近距離接觸,體驗大自然…等,除了吸睛滿滿的專屬體驗,遊點樂的點數還可以抽樂園護照,暢遊全臺樂園,以及入園填問券就可以月月抽iPhone手機,最重磅的還有超過百萬的現金抽獎,只要累積入園,人人都有機會抽大獎喔。從會員制度到線上線下整合,希望提升民眾全方位的樂園旅遊體驗,為觀光遊樂業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詳細活動內容請見全臺主題樂園網與台灣好樂園臉書粉絲專頁。

  • 最新消息

    推動「永續X數位」轉型 打造5個國家智慧景區

    2024-01-16

    交通部觀光署113年將成立「智慧景區專案管理辦公室(PMO)」,由北海岸、日月潭、阿里山、東海岸及澎湖等5處國家風景區做起,打造「國家智慧景區」,透過觀光雲服務,發展數據及影音銀行,以智慧行銷讓有限資源精準投放,並讓全球旅客透過異地共享的智慧服務系統,體驗臺灣之美,進而背起行囊出發,實際感受智慧管理系統帶來「親山、親海、樂環島」的高品質旅程。 觀光署於去(112)年9月15日正式掛牌,肩負「溝通、合作、創新、領航」核心使命,奠基於過去基礎,聚焦「品牌X治理」、「創新X培力」及「科技X未來」3大主軸,今(113)年起,將戮力推動「永續X數位」雙軸轉型,展現積極創新作為,期望達成來臺旅客恢復疫情前千萬人次之目標。 在國際市場部分,已於韓國釜山成立第16個海外辦事處,並透過多場雙邊會議,達成互訪交流人次之共識,更以多元行銷管道,加速引客來臺。113年上半年將再增設印尼、印度及法國巴黎等3處台灣觀光服務處,同時啟動加州、穆斯林旅客倍增計畫,擴大爭取國際市場客群。 在促進產業動能部分,持續推動「國際金旅獎」、樂齡「凰金」旅遊、「星級旅館」、「好客民宿」、「自行車友善旅宿」及「台灣好樂園」等品牌,並輔導觀光產業智慧轉型,另透過產學合作,培訓觀光產業人才,以強化接待能力,提升服務品質。 在落實景區經營部分,秉持永續發展與安全管理,打造國際魅力景區,6處國家風景區更榮獲「2023全球百大目的地永續故事獎」,此外,集結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等觀光資源,首創「觀光亮點獎」,攜手合作行銷各地亮點。113年將推動景區智慧化,透過行動旅服、沉浸體驗、數位孿生及即時影像,帶給遊客全新體驗。 臺灣文化豐富多元,觀光署以「釀文化」概念,推動具深度、特色、品質之主題性活動,其中「台灣燈會」將於113年2月24日至3月10日於臺南市舉行,歡迎各界蒞臨參觀,共襄盛舉。

  • 最新消息

    112年來台旅客已達640萬,今(113)年將超越疫前 台灣旅遊市場需多元引客,有憑有據設定目標數

    2024-01-03

    依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去(112)年國際旅客入境人次600萬目標於12月15日即提前達標,全年度約可逾640萬人次規模,可說是為今年旅遊市場目標蓄積能量。 今(113)年起,觀光署已整合地方資源,緊鑼密鼓籌備一系列國際級觀光活動,從跨年晚會、元旦迎曙光,緊接著農曆年主推「台灣燈會」,今(3)日亦發布龍年造型主燈及小提燈,觀光署將陸續邀請目標市場超過百位媒體及業者來台體驗,並結合業者包裝行程號召全球國際旅客來台深度旅遊,後續將陸續推出台灣仲夏旅遊節、台灣自行車節、台灣好湯、臺灣觀光雙年曆、觀光亮點獎等特色國際觀光活動,積極引客來台。 為力拼來台國際旅客回復到疫情前規模,觀光署持續佈局海外行銷據點,透過駐外辦事處擴增及行銷人才陸續到位,提升整體市場開拓戰力,以優先恢復各主要旅遊市場為目標。依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東南亞市場來台規模已恢復至疫前近九成,並非外界誤導之七成。今年度臺灣在「雙印市場」將新設印尼、印度2處駐外旅遊服務中心,同時,也將啟動加州、穆斯林旅客倍增計畫,持續鎖定及重點爭取該等市場高端客群來臺旅遊。 於臺灣擴大來台引客整體策略下,觀光署將結合各部會與觀光產業界擴大行銷,開創出差後旅遊、郵輪旅遊、修學旅行、獎勵旅遊、包機、一程多站等利基市場,帶動不同客群來台旅遊。同時,擴大雙邊交流,亦將透過今年APEC觀光部長會議,邀請會員國成員來台旅遊,並爭取工作小組來台召開;加上,台日觀光高峰論壇、台韓觀光交流會議、台越觀光合作會議均在台灣高雄、嘉義、台中舉辦,預期將能帶動日、韓、越南業者包裝台灣遊程產品,透過深化雙邊交流,提升雙邊互訪。觀光署再次呼籲,臺灣的旅行業、旅宿業及觀光遊樂業已經歷疫情衝擊,逐步恢復健康、有序之旅遊接待環境,誠摯歡迎所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來台旅遊,充分體驗與感受台灣之美。

  • 最新消息

    全臺24處觀光亮點用腳按讚 總統套房高鐵假期50萬好禮送

    2023-12-28

    交通部觀光署自即日起推出「觀光亮點壯遊記」活動,邀請民眾前往第一屆觀光亮點獎的24個獲獎亮點遊玩,只要在113年3月8日前拍下與景點的合照,上傳至指定LINE官方帳號,就有機會獲得旅遊金5萬元、知名飯店總統套房、燈塔旅宿、高鐵假期、台灣好行套票…等,總值超過50萬元的百項豐富好禮,觀光亮點玩愈多,抽獎機會多更多! 觀光署表示,第一屆觀光亮點獎經過民眾投票與專家學者嚴選,24處觀光亮點以新穎設施、創新體驗及貼心服務,從123處參賽景點或活動中脫穎而出。為了鼓勵民眾前往全臺最具魅力觀光的亮點搶鮮遊,不僅祭出5萬元旅遊金,更端出交通部各單位與高鐵公司獨家贊助之體驗旅遊產品,包含價值超過3萬元的澎湖福朋喜來登酒店、梨山賓館及春院子民宿總統套房,價值萬元以上的高雄圓山大飯店湖景套房、澎澄飯店璀璨行館、礁溪老爺酒店雙人住宿券,還能搶先體驗高美燈塔旅宿套房,登塔一覽高美濕地美景,更有2萬元高鐵假期兌換券再加2仟元抵用券、迪士尼列車環島乘車券、和平島地質公園-島晝會雙人套票、氣象雷達站秘境參訪等上百項,總價值超過50萬元的空前大禮,邀請民眾把握元旦、寒假及春節來趟觀光亮點之旅。 「觀光亮點壯遊記」活動自即日起至113年3月8日止,遊客前往全臺24處觀光亮點與現場手拿牌合影,上傳照片到「交通部觀光署觀光亮點」LINE官方帳號就能參加抽獎,完成10處亮點壯遊可參加「神人級」抽獎有機會獲得旅遊金5萬元,完成5處、3處壯遊體驗者則分別可參加「達人級」與「鐵粉級」抽獎,有機會獲得總統套房、高鐵假期及台灣好行套票等好禮。上傳越多景點合照,抽獎次數愈多。 觀光署指出,如果民眾出遊前想先瞭解24處觀光亮點特色內容,歡迎12月29日到12月31日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前往「松山文創園區-創意空間」參觀「我的2024台灣旅遊清單」微策展,現場展出觀光亮點旅遊資訊與精彩影片。到場觀展還可抽住宿券、自助餐券及兌換限量紀念杯套等獨家好禮。觀光亮點一次看,旅遊行程不漏接,邀請民眾觀光亮點走透透,旅遊臺灣新發現!詳情請見觀光亮點獎活動網站

  • 最新消息

    服務再升級,112年「台灣好行」評比成績出爐

    2023-12-28

    交通部觀光署28日公布112年台灣好行評比結果,推動單位一般類型路線及郵輪式類型第1名分別由嘉義市政府及金門縣政府拔得頭籌。客運業者部分,一般類型路線第1名為墾丁快線營運業者-高墾線共營管理中心、郵輪式類型路線則由金門縣公共車船管理處獲得第1名。另有陳宗雄等9位優良駕駛及服務人員獲得績優表揚,周永暉署長於頒獎現場為今年整體服務做完整嘉勉,並期許來年能有更佳表現。 「台灣好行」是交通部觀光署為提供國內外自由行旅客友善、直截的景點接駁服務,輔導地方政府、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汽車客運業者所推動之重要計畫,過去幾年受疫情影響,搭乘人次減少,今年起為因應國旅盛行以及國境開放,觀光署鼓勵各家客運業者新增班次,期能恢復疫情前搭乘水準,目前「台灣好行」已開行71條路線,且自112年5月20日起配合行政院擴大公共運輸方案至114年8月31日為止推出「持電子票證(行動支付)搭乘享半價優惠」,以優惠價格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搭乘。 「台灣好行」推行至今已13年,為維護優良服務品質,觀光署每年委託第三方公正機構辦理評鑑作業,透過考核評鑑、績優獎勵及標竿學習等過程建立良性競爭機制。112年度評鑑結果於今日正式出爐。推動單位部分,一般類型路線推動單位第1名由路線使用全電動巴士,打造英倫風格復古造型車體的嘉義市政府榮獲殊榮,第2、3名分別為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北市政府推動木柵平溪線,以完整串聯場站至觀光景點,並提供密集班次與豐富旅遊體驗,在服務品質上有長足進步,獲得服務品質提升獎(最佳進步獎);郵輪式路線類型第1名,則由打造深度旅遊體驗,路線融入歷史戰地風情與閩南文化,並提供豐富導覽解說的金門縣政府奪得冠軍。 客運業者部分,一般類型路線第1名由高墾線共營管理中心(墾丁快線)獲得,第2、3名則分別為淡水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皇冠北海岸線)、統聯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太魯閣線);另外,以串聯高鐵、台鐵至溪頭,並提供預約乘車服務,服務品質顯著提升的溪頭線(台中出發)之彰化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南投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員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服務品質提升獎。郵輪式路線類型則由金門縣公共車船管理處(水頭翟山線)獲得第1名,金門縣在此類組推動單位及客運業者皆榮獲第1。 為鼓勵第一線服務人員於疫後缺工時代,仍認真負責並提供親切服務態度,選出9名優良駕駛及服務人員進行表揚,分別為陳宗雄(高墾線共營管理中心-國光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翁啟芳(高墾線共營管理中心-屏東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程啓鴻(高墾線共營管理中心-高雄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郭慶中(淡水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李睿(太魯閣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蔡秋林(金門縣公共車船管理處)、陳智凱(彰化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林巧歷(南投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王曉明(員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部觀光署也頒發獎狀以茲鼓勵。 交通部觀光署周永暉署長表示,推動「台灣好行」景點接駁服務不僅便利國內外自由行旅客使用,也響應節能、減碳、愛地球政策。本年度已達成600萬國際旅客客來台目標,國內旅遊活動也逐漸活絡,本署將持續推廣旅客於114年8月31日前多加搭乘台灣好行出遊,享用「持電子票證(含行動支付)享半價優惠」政策,以親民票價提供優質旅運服務,並持續加強各路線的服務品質,鼓勵遊客搭乘公共運輸出遊。

  • 最新消息

    打造智慧科技觀光 觀光氣象合作再升級 觀光署、中央氣象署 簽署觀光氣象備忘錄MOU

    2023-12-18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提供遊客更貼心及友善的旅遊服務資訊,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長程家平訂於112年12月18日簽署「觀光氣象合作備忘錄(MOU)」,期望透過雙方積極合作,使觀光與氣象緊密結合,提供遊客能更便捷地旅遊服務,讓遊程規劃能更安心、順暢。 「觀光氣象合作備忘錄」的合作內容主要是以我國觀光活動及觀光署所轄13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核心,藉由本署及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共同合作擬定及相關業務推廣策略及推動計畫,促進觀光業務的發展及進行氣象及海象資訊之有效應用與交流合作,後續亦將結合觀光旅遊與氣象預警,共同推動智慧科技觀光,落實景區永續經營及安全管理,俾提供遊客更即時友善的氣象資訊服務及提升國家風景區服務效能。 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表示,目前中央氣象署所推出的「氣象隨選平臺」已初步和觀光署合作揭露各國家風景區、自行車旅遊、每月精選活動…等相關地點的天氣即時資訊,此外,「中央氣象署W-生活氣象」APP亦針對觀光署各國家風景區重要據點,提供一週天氣預報資訊供民眾查詢及作為規劃遊程之參考;因此,精準氣象資訊的提供已成為發展觀光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對於簽署觀光氣象備忘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則不言而喻。 氣象署署長程家平表示,氣象與生活息息相關,透過氣象跨領域科技應用合作,提供貼近各界需求的氣象服務,無論晴天或雨天,只要提前做好規劃,有準備好就是好天氣。觀光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氣象署非常期待與觀光署的合作,提供觀光天氣資訊,更進一步朝向永續發展前進。氣象署的服務願景是「給生活好氣象」,相信透過此次合作可以鏈結更多的觀光領域服務,一起努力達成「給觀光好氣象」的合作願景,讓生活更美好! 周永暉署長進一步表示,現今遊客出遊前不僅要妥善的規畫行程,精準掌握天氣資訊更是讓旅程完美、安全的重要關鍵,期望藉由觀光氣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雙方能再加強合作,及建立觀光與氣象的交流平臺,並持續強化國家風景區內水域遊憩活動、自行車旅遊、智慧觀光及旅遊安全預警…等能量,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臺灣的觀光旅遊發展將更具安全性、便捷度及國際競爭力!

  • 最新消息

    觀光署再創永續觀光佳績  勇獲六個綠色目的地國際永續獎項

    2023-10-10

    2023全球綠色目的地年會(Global Green Destinations Day Conference)於10月8日在歐洲綠色之都愛沙尼亞塔林(Tallinn, Estonia)盛大舉辦,並於當地時間10月9日晚會頒發「2023全球百大目的地故事獎」(2023 Green Destinations Top 100 Stories),本年度臺灣再次嶄露頭角,共計6個目的地加入綠色目的地比賽與認證計畫並全數獲獎,由交通部觀光署駐法蘭克福辦事處主任謝長明代替觀光署領獎,本次為8年來臺灣最多目的地參與競賽的一年,獲獎數也較2022年增加一倍,成為本年度綠色目的地年會的焦點。 百大目的地故事比賽獎項由荷蘭非營利組織「綠色目的地基金會」(Green Destinations Foundation)自2014年開始舉辦,該獎項也與柏林ITB國際旅展合作,透過目的地永續故事的實踐經驗與成果分享,促成跨國的交流與學習。參賽者在通過第一輪的永續基礎準則評鑑後,方能進入第二輪「優良實踐故事評選」(Good Practice Stories),而評比標準除了永續行動實際內容外,更包含完整性、永續性、有效性、創新度、可仿效性與過程中的具體數據的呈現。 近年來觀光署各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積極與當地旅遊業者及觀光單位合作推動永續觀光,此次6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綠色目的地的參賽故事獲獎類別及故事包含: 「文化與傳統」類別-澎管處的「探索澎湖納斯卡線-守護石滬」與日月潭管理處「導引部落朝永續旅遊方向前進-林道下的新契機」 「環境與氣候」類別-東管處「臺灣東海岸月光.海音樂會-永續活動的實踐」。 「商業與行銷」類別-東北角管理處「鼻頭角廢棄營舍改造帶來的轉變」 「自然與景觀」類別-雲嘉南管理處的「與水共舞-颱風過後重現的濕地與治水」 「目的地管理」類別-北觀處「透過永續實踐打開通往阿拉寶灣祕境的道路」。 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表示,感謝國際對於臺灣各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肯定,適逢交通部觀光署升格改制,未來各管理處將持續秉持景區發展兩大引擎-「安全管理」及「永續經營」的精神,用心進行在地經營,強化區域旅遊及觀光圈協力共治,並透過「景區經濟學」概念帶動在地觀光產業鏈,持續推動永續觀光,繼續在國際舞台爭取更多的榮譽。 以下為獲獎管理處及永續故事內容介紹: (依提案單位字首筆畫與參賽類別排序) 【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澎管處) 故事主題:探索澎湖納斯卡線-守護石滬 參賽類別:文化與傳統 吉貝嶼位於澎湖本島北方約 5.5 公里,四周有石滬群和珊瑚礁地形。先民自1700 年起即就地汲取石材,以砌疊技術建造石滬,建構具有永續生態的捕魚方法。據調查,全澎湖縣石滬609座,滬堤總長約133.1公里,共有101座,且其造型為澎湖石滬的樣版,因此有「石滬的故鄉」美譽。然而隨著技術變遷,石滬不再是漁民捕魚的主要方式,導致石滬逐漸沒落。 為保存吉貝石滬群的文化永續性,由澎湖縣政府持續辦理修復計畫維護石滬滬體(於2016-2022年期間已完成修復石滬37座,長度約7.5公里),而澎管處則從2013年起透過不同形式的石滬文化推廣教育,讓在地人、石滬與遊客產生新的連結,以達守護石滬文化之目標,澎管處持續培育石滬環境教育助理師資(2023年已達 17位),並以「澎湖石滬季」作為文化旅遊品牌行銷,透過在地人的石滬解說強化旅遊深度,也為吉貝社區與觀光業帶來整體經濟產值(估計約新臺幣200萬元)。澎管處師資培訓整合文化觀光的行動也間接強化石滬硬體的保存,而在地修老匠師與社區工班人力也因此有餘力持續於每年投入修滬工作。 【交通部觀光署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日管處) 故事主題:導引部落朝永續旅遊方向前進-林道下的新契機 參賽類別:文化與傳統 日管處近年來努力推動永續觀光,期許大家在旅行過程中一起做個負責任的旅人,讓日月潭的美景能夠青春永駐。為此,日管處從去年特別與在地業者合作,啟動了循環杯免費借用計畫,也推出減廢主題的旅遊商品,宣傳在旅遊過程中實踐減少一次性垃圾的產出,對在地邵族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 緊臨日月潭的後方有四個布農族部落,當地稱丹大布農四部落,因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較不便,為了協助部落文化推廣,透過遊客進入部落走訪,增加部落的經濟收入,日管處與其他機關單位合作分工,從族人熟悉的生活場域(林道)中著手,結合大自然的產物-馬告,期待增加它的附件價值,從過往傳統料理時的香料,如今提升為香氛DIY產品,又配合不同季節與林道體驗串聯,推出有別以往的部落遊程,讓遊客能體會負責任旅遊行為對日月潭的重要性。 【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雲管處) 故事主題:與水共舞-颱風過後重現的濕地與治水 參賽類別:自然與景觀 在雲林口湖鄉的東南方,原本有座農場大面積種植甘蔗是當地重要經濟來源之一;1986年因韋恩颱風來襲引發大量海水倒灌,又因為地層下陷數十年,嚴重積水無法消退下,農場土地因長時淹水,鹽化嚴重而無法耕種,如今變成湖泊與濕地。也導致居民喪失工作機會及經濟收入,現今多剩年長者居住。 為解決長期水患問題,雲管處透過友善工程把積水湖泊改造成生態滯洪池,保留原有大面積生態棲地,迴避高度敏感區環境,適度在週邊增設環湖建置親水平台、賞鳥亭、導覽解說牌誌、環湖步道、自行車道及無障礙坡道等基礎設施,進行環境教育工作,因應夜間活動需求,只設置景觀矮燈不設高燈,降低對生物棲息的影響。 另雲管處也在低敏感區興建口湖遊客中心,委託當地組織「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經營,提供導覽解說、主題遊程、體驗撈蝦摸蛤、在地風味餐及販售在地農漁產伴手禮,讓在地居民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利害關係人(口湖鄉公所、在地工作室)也加入宣導行列,把淨灘所撿到的廢棄物再利用,讓農場舊辦公室改裝成大型裝置藝術。 【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東管處) 臺灣東海岸「月光.海音樂會」-永續活動的實踐 參賽類別:環境與氣候 東管處為了在東海岸推動深度藝術旅遊,並將在地文化、在地生活感和自然環境緊密連結,從2015年開始了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提出了「閒暇哲學、觀光凝視、大地美學」三個核心理念,主張藝術與自然的共生,第二年更融入音樂元素,在都歷遊客中心舉辦「月光.海音樂會」,從此成為東海岸的亮點活動。這個音樂會結合了東海岸獨特的月光海景、多元的音樂藝術表演、藝術市集和展覽等元素,展現東海岸文化的豐富與生活的簡單。 透過月光海作為平台媒介,每年選擇6月到9月圓月緩緩升起的日子舉辦月光海音樂會,以月光、天空與海洋作為舞台背景取代一次性舞台輸出印製物,傳遞著月亮的祝福和珍愛大地的精神。同時,宣導環保(除自備個人用品外,市集攤商的徵選也優先考慮與友善環境之環保店家合作,不僅需要使用在地食材料理,也需採用友善環境的包裝產品)、尊重在地文化、愛護自然環境和回饋在地社區的理念,七年的累積與進化下,永續元素已融為月光海音樂活動的DNA。 【交通部觀光署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東北角管理處) 鼻頭角廢棄營舍改造帶來的轉變 參賽類別:商業與行銷 鼻頭角位於臺灣東北角地區的海岬,具特殊的地質景觀、豐富的生態及漁港海鮮。有一個於自2000年後閒置的廢棄軍營位於山腰步道旁,步道常有健行遊客經過,為振興地區發展,讓閒置空間發揮觀光效益,並且提供健行遊客休憩所需服務,東北角管理處執行鼻頭角廢棄營舍改造計畫,進行低環境衝擊的工程整建為賣店空間,並承租給民間經營再利用,創造在地工作機會。 疫情期間,為避免業者裁員,減免業者租金,成功協助承租業者挺過疫情,避免疫後全臺大缺工的課題。而鼻頭營區改造實例也榮獲 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文化資產修復保存再生利用類。 【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北觀處) 潮向祕境之路:透過永續實踐打開通往阿拉寶灣祕境的道路 參賽類別:目的地管理 和平島地質公園擁有海蝕平臺、豆腐岩、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海蝕洞、蕈狀岩等特殊地質地景,但也因緊臨砂頁岩互層陡峭海蝕崖,落石頻繁的風險,導致曾被CNN喻為全球21個最美日出景點阿拉寶灣封閉了十多年之久。2021年起,北觀處與大學地質、生態學教授、在地經營團隊合作,結合落石監測、步道路徑計算與生態工法,針對易落石路段重新規劃路線,並以石籠工法建置生態步道。多孔隙的石籠步道建置後,持續進行生態監測,發現藻類慢慢恢復、生物多樣性也逐漸增加;另一方面也有管理性的開放阿拉寶灣,設定總量、讓遊客在退潮前後時段進入,由在地志工進行導覽,或從事淨灘、觀賞日出、潮間帶觀察等體驗活動。 透過學術研究、專業科技的導入、生態工法的施作、在地經營團隊管理性的開放、地方導覽志工的參與,阿拉寶灣在安全的狀態下重新開放,潮間帶生物多樣性也逐漸提升,找回了最美的日出和遊客與在地居民臉上的笑靨。

  • 最新消息

    觀光局持續精進發展臺灣觀光 創造亮眼佳績

    2023-08-24

    針對外界關心觀光議題,觀光局回應如下: 1、 疫情前觀光整體收入持續成長,108年創歷史新高 整體觀光收入由101年的214.73億美元增加至108年的271.03億美元,呈現逐步上升趨勢;其中104至106年間均維持在255億美元左右,而在108年首次超出271億美元,創歷年新高。 2、 疫情間政策支持,國旅為觀光產業支撐主軸,111年已回復疫前水準,112年持續表現亮眼 (1) 依據111年「臺灣旅遊狀況調查」,111年國旅約1.69億旅次,較110年1.26億旅次,成長33.75%,旅次已恢復至疫情前(108年)相當水平;國旅總支出約新臺幣3,904億元,較110年新臺幣2,597億元,成長50.33%。政策推動獎勵國旅措施,推出悠遊國旅補助期間(111年7月15日至12月15日),下半年旅次(約0.9億旅次)明顯增加,並超出108年(疫情前)下半年(0.8億旅次)之水準。 (2) 112年第1季調查初步數據顯示,國人國內平均每人旅遊次數2.85次(增加0.5次)、國人國內旅遊總次數6,000萬旅次(成長20.56%)、國旅總支出新臺幣1,438億元(成長29.9%)等,皆較疫情前(108年)同期有所成長。 (3) 疫情間推動以訓代賑之人才培訓、入境旅行社紓困等措施,有效穩定觀光就業人數。112年7月觀光從業人力22萬4,618人次,已超疫情前(108年)21萬4,937人水準。觀光產業家數疫後亦見復甦跡象,觀光遊樂業及旅宿業家數更勝以往。 3、 疫情前來臺旅客人次逐年成長,疫後穩定朝600萬來臺旅客目標前進 (1) 從100年來臺旅客608萬人次,至104年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後,至疫情前逐年突破千萬人次,在觀光局開拓多元市場的目標下一路成長,108年創下來臺旅客1,186萬人次亮眼成績。 (2) 111年10月13日國境解封,觀光局疫情期間持需推動臺灣觀光行銷宣傳活動及疫後獎勵措施,來臺旅客持續成長,從112年1月25.4萬人次至6月50.97萬人次,顯示來臺逐月成長,並於7月21日達成來臺旅客300萬人次,預估9月上旬迎接400萬人次,入境市場穩步回復至疫情前5成水準,112年可達成疫情前5成(600萬人次)之目標,並邁向2024年達1,200萬人次目標,讓臺灣重回觀光大國。 4、 恢復行政院觀光會報—已召開「研商促進國際觀光客來台具體措施」跨部會專案會議、設置「行政院觀光產業振興諮詢會議」 (1) 為研議疫後吸引國際旅客來臺之具體措施,行政院已成立「研商促進國際觀光客來台具體措施」專案會議,由行政院副院長親自主持,並已召開8次跨部會會議。另自112年7月20日設置「行政院觀光產業振興諮詢會議」,諮詢委員包括產官學等代表,協調部會資源齊力推展疫後觀光。 (2) 藉由盤點及整合各部會爭取國際旅客方案,包含外交部邀請友好國家政商界代表來臺;文化部以影視行銷臺灣;經濟部推動國際會議展覽及境外企業來臺辦理獎勵旅遊;教育部推動教育旅行;衛福部推動醫療觀光;原民會、農委會、客委會、營建署推廣部落、農業、客庄、生態等新型態旅遊;僑委會邀請臺僑商及海外華裔青年來臺,112年下半年預計有越南臺商響應政策,規劃獎勵1,000名員工來臺旅遊。 5、 發展觀光十大方向,均已納入積極推動中 (1) 為整備臺灣觀光發展,提升多元旅遊環境,觀光局於疫情期間積極整備各景點遊憩工程,與地方政府攜手打造優質旅遊環境,計有11案觀光建設獲得2023國家卓越建設獎及公共建築景觀園冶獎,顯見觀光前瞻、體驗觀光兩大計畫對於開發及串聯國內旅遊新景點已見成效,將持續深耕臺灣觀光好魅力。 (2) 除了維持穩定國民旅遊熱度,也為逐日升溫的國際旅遊市場打造旅遊亮點,朝永續、低碳綠色旅遊的方向持續精進,積極推動以「生態」、「文化」、「美食」、「樂活」等主題推動國際魅力景區及觀光圈資源整合,同時納入宗教文化、美食、綠色低碳旅遊、農漁觀光、原住民及客家等包裝新行程元素加強行銷推廣,如美食—臺灣米其林美食、宗教文化—臺灣觀光年曆之臺灣民俗慶典活動、生態旅遊及步道健行—自行車旅遊節、7條國家綠古道等;加強修學旅行、企業獎勵來臺旅遊及郵輪等爭取高端與大型團體客源及加強對散客行銷,推動入境市場加快復甦。

  • 最新消息

    台灣觀巴2人同行1人免費 7月起暢遊

    2023-07-01

    為提供旅客優惠及便利接駁服務,交通部觀光局整合「台灣觀巴」22家旅行業者,83條套裝旅遊行程,自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推出不分平假日2人同行1人免費優惠活動,歡迎旅客多加利用,在疫情趨緩之際,重新探訪台灣各地之美。 為活絡疫後國旅市場及增進國境開放後自由行旅客旅遊之便利性,觀光局配合行政院促進公共運輸使用方案,推動觀光景點公共運輸接駁方案,規劃觀光路廊在地有腳接駁服務,輔導「台灣觀巴」旅行業者與旅宿業合作提供旅客在地接駁服務,讓旅客在旅途中,輕鬆地解決食、宿、遊、購、行等問題,並藉由首波「台灣觀巴2人同行1人免費」優惠方案,吸引國內外旅客暢遊美麗台灣。 「台灣觀巴」是觀光局輔導旅行業者推出的套裝旅遊行程,提供國內外旅客自臺灣高鐵、臺鐵、機場等各大交通場站及飯店接送至國內各主要觀光景點之交通旅遊服務,並具有「低成行人數,車上提供無線網路WIFI、專業導覽解說等」專人專車貼心服務的特性,目前針對旅客的需求偏好,規劃有養生療癒、人文古蹟、網紅打卡、話題性活動、部落文化體驗、秘境探訪等6大主題性深度體驗行程,並提供當地特色餐食及體驗活動,也結合了各國家風景區及區域觀光圈資源,深度體驗觀光景點特色,行程遍布全臺及離島地區,旅客可事先預約相關行程,即可盡情欣賞體驗台灣觀光亮點及美麗的風光。 目前「台灣觀巴」計有24家業者,營運93條套裝旅遊行程,本次配合「觀光路廊在地有腳接駁服務」首波優惠活動,計有22家業者,83條套裝旅遊行程參加,旅客可在出發日3日前 (離島地區旅客出發日之5日前),在「台灣觀巴」網站或直接洽各承辦旅行社訂購,此外,旅客如有住宿需求,也可洽承辦旅行社提供代訂住宿及接送等貼心服務。詳情請上台灣觀巴網站官網查詢訂購。

返回頁面頂端
智慧小幫手
您附近的玩樂資訊

最後更新時間:

鄰近交通資訊
  • 停車場

景點
更多景點
活動
更多活動
住宿
更多住宿
旅遊諮詢服務
您可能有興趣的